返回第二十八章景城之劫  月桃仙人首页

关灯 护眼     字体: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

“吁——等会。”苏鸣渊拉紧缰绳,调头来到不远处的树荫下,此时正有一名老伯伯靠在柴堆上歇息。

“请问此处距离景城还有几里远?”

老伯从睡梦中被惊醒,掀开眼皮瞅了瞅他,“我老汉没出过这片山岭,哪里知道景城有多远。”

苏鸣渊又问,“那么老人家可知此处归哪一座城池管辖?”

“归天王老子管。”

“你这老爷子真会说笑。”刘永也过来瞧了瞧,眼见这位樵夫像是六七十的模样,多半不是个脑子灵活的,“公子,驰道一路向东,总不会走错的,后天绝对可以赶到。”

“说的也是。”苏鸣渊没有纠结老伯的话,继续扬鞭驾马,向景城前进。

刘永在半路问了他突然调头询问樵夫的事情,他答道,“驰道常有驿站车马往来,尘扬马鸣,容易扰人清梦,但是樵夫选择在此闭目歇息,实在奇怪。”

“兴许老人家刚好是腿脚累了,懒得挑个好地方。”

“但愿如此。”

隔日,骑射营如期抵达景城范围。

苏鸣渊环顾四周,发现这里山岭连绵,确实是天然的庇护所。

只是他还没进城,便在郊外遇到了景城县令蔡明康。

“来者何人?速速下马接受盘查。”两队士兵拦在道路前,将县令和几位富贵模样的百姓保护在后头。

不是说山匪横行,怎么还跑出来郊游?

刘永心中感到奇怪,而苏鸣渊已经亮出太守府的令牌。

“我们乃是苏亭山将军麾下西营军骑射营,此次受文太守之命,前来景城剿匪。”

“总算把你们盼来了。”蔡明康连忙让守卫开路,亲自把苏鸣渊接下马,“这些山匪就跟耗子似的,怎么逮也逮不完。最近又是边防戒严之时,我们这紧缺人手……”

苏鸣渊瞧了瞧那些富商好像凑在一起窃窃私语,但是景城守卫的身形挡住了视线,看不太清楚。

“蔡大人,请问你们这是在城郊准备做什么?”

“嗐,还不是那伙匪徒惹的祸。”蔡明康挥挥手,让守卫散开,“您瞧瞧,这些布匹、米粮都是山匪扔在山上的。”

苏鸣渊看到景城富商纷纷拿出账簿和算盘,争论这些捡回来的财物到底是谁家的东西。

“既然已经抢走,何必再扔掉?”

“多半是东西太重,骑马不够快。”蔡明康解释说,“我们在山上发现之后,再把这些东西搬到山脚下,本想搬回城里再让店家清点,谁知道他们听到消息个个跑出来算账了。”

“扔掉布匹还能理解,扔了粮食,没有扔珠宝。”苏鸣渊摸了摸下巴,又问,“粮店损失了多少粮食?”

“差不多一石。”

“那现在找到多少?”

蔡明康面露纠结地说,“好像也是一石。”

苏鸣渊面色微沉,“山匪抢了一石,又扔了一石,那他何必去抢?你们竟然没有丝毫的察觉?”

“小将军,您这话说的不对。我们这附近群山环绕,又缺少人手,也是今天才追查到这一片山岭,发现了这些财物。”蔡明康揣着手,显得很是无辜,“之前也有匪徒抢了东西又扔掉,多半是嫌麻烦。”

他说的不无道理,粮食还可以去周边乡野抢,而珠宝更加便携,也容易转手。

只是苏鸣渊仍然察觉到不能解释的疑点——这伙山匪能够准时趁着守卫换岗的时间进行劫掠,想必事前已有预谋,怎会做出这种抢了又嫌麻烦的随意行径?

再者,蔡明康也说了,附近山岭环绕,搜查起来需要好几天的时间。从山匪的角度而言,他们完全有时间歇脚,再转移到手的粮食和布匹。

苏鸣渊边走边想,再抬眼时,他们已经走到景城西城门之下。

此时城门大开,一条宽敞的街道直通向前,能够看到不少工匠在街边修缮店铺,也能看到远处矗立的东城门。

“我再问你,他们是不是沿着这条主干道从东市抢到西市,再抢了西城卫所的马匹大摇大摆地跑了?”

蔡明康语调上扬,感到十分疑惑,“你怎么如此清楚?”

苏鸣渊眉心直跳,“真是让我白跑一趟。”

“小将军何出此言?”蔡明康感到不解,“即使山匪已经远离景城,多半也是隐藏在山林深处伺机而动,待你我商量一番,大可集结兵力,荡平贼窝。”

“只怕这伙人过一城,劫一城,压根没有窝点。”苏鸣渊越想越觉得就是这么一回事,直接把刘永招呼过来,“你和两队弟兄留在景城配合调遣,我带其他人折返到下一座城池。”

蔡明康没想到他连城门都没进,说走还真要走。

“等等,留在景城的这些人手恐怕还不够……”

“既然人手不够,就暂且加强守卫,不要贸然深入山岭。”苏鸣渊跨上马背,意味不明地看向远方,“只希望那伙劫匪不识路,走的是官道,而不是驰道。”

刘永听明白了,也感到一阵不安,“公子,您说那位樵夫……会不会就是放哨的?”

“希望事情没有那么复杂。”苏鸣渊向蔡明康点头示意,“蔡大人,苏某先行一步。”

——————

廖某人:终于轮到我出场了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